在经过一天的刷屏后,某省一市委书记掌掴市政府秘书长一事有了最新进展。1月19日凌晨,当地媒体报道称,关于网上举报相关问题,有关部门正在深入调查。
调查结果仍在路上,但这一记耳光,却已足够让人感到遗憾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无论工作生活中有何矛盾冲突,理性对待,“能说清楚的不动手”应该算作常识,作为身居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,却在公共场合如此“野蛮粗暴”,如此的修养让人遗憾;在食堂里,两个干部为了“在哪吃饭”起争执,如此的格局,更让人遗憾。
事件发酵后,一篇名为《书记的耳光》的文章也在朋友圈刷屏。这篇首发于《菏泽日报》的稿件,详细记述了几十年前,时任中共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去看望一名83岁时的老人时发生的一幕。彼时,这位已经身患重病的老人的要求,是吃上“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”。文章写到,在汇报会上谈及此,因自责工作没做好,对老人关怀不够,“周书记突然抬手扇了自己一个耳光”。
两个刷屏,同样的一记耳光,一个看出无礼,一个可见担当。两相对比,更见人心所向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,“全党同志要时刻牢记,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,是用来为党和人民做事的”。作为党的领导干部,有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怀,有大格局才会有大作为。任何一项工作,如果忘记了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第一标尺,忽略了对自己基本素养的锤炼,只顾着眼前的那些“鸡毛蒜皮”,定然是做不好的。
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。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共产党员的属性就决定了领导干部不能有“特权”思想,不能凌驾于任何人之上。不是“我有多大的权利”而是“我有多大的责任”;不是“多少人都必须听我的”而是“我要为多少人服务”。人们关注这“一记耳光”,也正因为领导干部手中有权,为的是人民群众,看的是使命担当。“耍官威”、“打下属”,不是官员该有的形象,也足让所有为政者警醒。
成都日报·锦观新闻 评论员 马玉宝
时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